北京,从小算到大我也去过6、7次了,少则几天,多则半个月。其中每次的造访都会刷新我对北京城的印象,不过归根到底,影响这一切的还是人!没人的话你去爬个毛八达岭长城!没人的话你去看个毛升旗仪式!没人的话……是吧?索性这三天我在北京每天都遇到了不同的人,其中我比较感兴趣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所以和他们简单的聊了聊不同的事儿,下面就配合着我在北京拍的照片一起聊一聊这三天里我在北京遇见的外国人。
第一天:故宫
【@一大家子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游客】我在故宫的长椅上休息时发现旁边有一只很可爱的小萝莉在和一位长者交谈着一种我听不懂的“普通话”,出于好奇心我就问他们在说什么话,于是坐在旁边的小萝莉摆着可爱的姿态问我:“Do you speak English?”然后话题就开始了……经聊天得知他们来自印度尼西亚!但是从长相上看来根本就不能与在北京的其他游客区别开来,他们一共来了8、9个中老年人,到北京当然是来旅游、瞧瞧中国什么样的,之前还到过上海、杭州等地,和其他人的看法不同,小朋友更喜欢北京,什么原因她也没说出来……然后我就很好奇假如他们不会中文的话怎样在中国顺利的旅行呀!最后得知是小朋友的妈妈会几句很鳖嘴的简单交流,临走前还有两位看似华侨的老人用着不太标准的中文问我路。在北京这种地方,还真不全都是中国人呢!也许在其中就有那么几位东南亚的外国友人。
P1. 故宫附近的柳树、湖水、小船
P2. 故宫在中国古代名曰:紫禁城。
第二天:798艺术区
【@798里的“缘分”外国店主MM】走在798艺术区,时刻感觉被一股浓浓的艺术气息包围着,然后我就误打误撞的走进了一家“不对外开放”、但是开着门的店,走进店里,有几名外国人在彼此交流着什么,还有几名学生模样的中国女生头也不回的在搞艺术创作。看见有陌生人闯进来了,一位身着暗色系上衣和短裙配黑色丝袜的外国MM礼貌的用英语问我是不是某某学校的学生,我连忙说No,一问得知,原来这里的人们是来自北京某学校的艺术生,他们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着艺术创作,而这个跟我说话的人,正是这家店的Owner。我想她年纪轻轻竟然坐拥一家店想必也是做出了不错的努力,闲聊之余她问我多大年龄,结果戴着口罩的我被她猜成了15岁的未成年……我只能开玩笑似的回答:“I’m 8 years old……”好吧,肯定是因为身高……后来她叫我随便看看,可是那15岁的字样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怀啊……
【@说话像“马克扎克伯格”的美国外教兼“滑板男”】在798绕了一圈回来后,一个看似年纪和我相仿的年轻人(不是15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拿着一个滑板在和一个外国女生呆着,经聊天得知,他是从美国来到北京的,在北京已经有3年了,目前是做外教工作的。问起对北京的感觉,他嘴不停的说着喜欢,我说:“就连空气污染都好?”他说:“是啊,目前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上次突然回去还会不习惯新鲜空气……”哈哈哈,然后他提到了在北京不会感到孤独的事情,这点我也很赞同,有那么多为了理想而来的年轻人,在这里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可以依据兴趣或是理想找到自己的那票人,这点是一般城市所给予不到的。。。
P3. 好吧,这就是我被猜成15岁时的装扮……真的像15岁!?吗!!
P4. 798艺术区的创作有些不是大众所能理解的。。
P5. 你菊得这个作者想表达什么?
P6. 在798没有拍太多照片,因为有些东西是拍不下来的。在其中一个画展里看到一幅画,是画的夕阳西下的某个小镇的站台,我停下脚步在前驻足了半天,画中想表达的东西,深深的把我迷住了,艺术这东西,也许真的当你和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有过类似经历时才会体会到它散发的韵味,而这种东西,是旁人无法触及、或者体会不到的东西。如果有机会,我还会特意回去亲眼看一看那幅画。
三里屯太古里
P7. 在三里屯太古里,是个看美女帅哥的好地方。
P8. 看!那两座锃亮的大楼!
P9. P1街拍摄影师在北京常蹲的点儿就有三里屯,每次来我都能看见他们(虽然我只来了两次),其余是各种大爷辈儿的,有拿长焦偷拍的,也有上前问个许可的。
P10. 三里屯太古里的附近:三里屯SOHO,各种商场,年轻人的聚集地,照片上是一堆人在做游戏。感觉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就是这点比较好:只要你有爱好,就不怕找不到自己的圈子。换句话说,就是娱乐方式比较多。
P11. 优衣库要占领全世界了吗?
P12. 向左走,向右走。
第三天:景山公园
P13. 在去往景山公园的路上,我特意来拍这个车的,因为在别的地方都看不到电力公交车,也算北京的一个“特色”吧!
P14. 如果北京没有雾霾,就是冲着北京这种古典式建筑我也喜欢北京啊!而且我挺喜欢听北京老大爷侃大山的!~~
P15. 上景山公园为了什么?当然是要俯瞰全紫禁城啊!~
北京首都机场T2
【@机场遇到德国吐槽男】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旁边坐个中年外国男子在手忙脚乱的弄他的iPad,过了一会他突然转过头来问我会不会说英语。然后问我为啥联不上苹果的一些服务,哎,只能感慨他没做好来中国前的准备,谷歌全套失灵,在鸡场的网我用GoAgent都翻不过去。然后该男子开始向我吐槽北京,说大多数人都板着脸、不像我会微笑(噗!~),还吐槽了北京鸡场工作人员的语言障碍(我估计是因为晚上会英语的员工都下班回家了)、雾霾、随地吐痰等问题。然后我也向他表达了我对北京的种种不喜欢……嗨,吐槽完心理爽快多了然后他换个地方继续等飞机、我也找个地方解决一下晚餐。但可惜这德国哥们就在中国北京转机遇到这么多烦心事儿你说他对中国的印象得多差啊……
(文章开头最上面那个照片是在景山公园找游客帮我拍的,再次感谢那河南和河北的盆友~~话说我好像得减肥了……嗯,是啊!)
-
城市印象(newest first)
- 城市穿梭者的大连印象
- 个人拙见:大马适合留学,不适合工作生活,谈马来西亚生活成本
- My 3 days itinerary in Shenzhen: People, places, and first impression
- 不喜欢哈尔滨:一个在哈上学5年的东北人说说对哈尔滨的看法
- 外国人都在北京干嘛?聊一聊这三天里我在北京遇见的外国人
- 南宁印象:车多街上乱,妹子秀大腿
- 新西兰WHV记#2 奥克兰初印象之市中心
- 新西兰WHV记#3 奥克兰初印象之市郊Onehunga(Street Photo)
很少见的视角 看老外
可以啊,景山我都没去过。不过其实长城我也没去过。
123就代表加拿大了么……第二次开始留言你就用这个名字,然后123就代表你了……话说你怎么哪都没想去啊……
只恨没有早一步开我的博客,这样就知道你来北京,然后还可以带你吃吃。不给我机会啊T_T
>.< ~~~ 吃吃吃,胖胖胖。这可是你说的啊,寡人这辈子又不是不去北京了~哈哈,胖胖胖
还真的很想去看一看中国的首都的 不过广东过去太不方便了
直飞啊。。。有时机票和火车一个价,我从哈尔滨到北京就300多而已上次。
便宜的机票都是在凌晨或者深夜的 看看到时候班级毕业游
恩,便宜的确实时间一般挺恶心的
每个城市都有两面,总体来说,北京还是可爱的,虽然我们也常吐槽北京的雾霾,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站在天安门广场,却看不见自己的手指
nice photo, cool logo.
恩,你说得对,还是看个人喜好吧
如果不是雾蒙蒙,看不到颜色的天…感觉会更好
北京默认的天好像就是雾蒙蒙的……哎,工业化发展进程必经之路啊